• <noscript id="8qksa"><input id="8qksa"></input></noscript>
  • <tr id="8qksa"><tt id="8qksa"></tt></tr><sup id="8qksa"><small id="8qksa"></small></sup>
  •  
    400-007-9692
    首頁 » 企業新聞 » 我國化工業介紹
    我國化工業介紹

    我國一批石化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

    “九五”期間,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品種大體配套并且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需要的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

    國家經貿委綜合司司長李壽生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首屆化工園區發展研討會上說,目前,我國已有10余種主要石油和化工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染料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純堿、農藥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硫酸、燒堿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橡膠產量居世界第四位;乙烯和五大合成樹脂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五位。

    2000年,我國生產原油163億噸,“九五”期間平均增長速度1.67%;加工原油1.76億噸,平均增長4.6%;天然氣272億立方米,平均增長8.67%;乙烯470萬噸,平均增長14.38%;合成氨3105萬噸,平均增長2.34%;化肥3186萬噸,平均增長4.57%;農藥60萬噸,平均增長7.57%;硫酸2427萬噸,平均增長6.03%;純堿834萬噸,平均增長6.89%;燒堿646萬噸,增長3.97%;PVC264萬噸,平均增長13.45%;輪胎9980萬條,平均增長4.66%。

    據介紹,“九五”期間,我國石化工業先后建成了鎮海、茂名、齊魯、金陵四大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新增含硫原油加工能力3000萬噸/年。完成了上海、齊魯、大慶等乙烯一輪擴能改造。燕山石化等乙烯二輪改造和小乙烯的挖潛改造開始起步?;瘜W工業也建成了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生產裝置?,F有年產30萬噸以上合成氨廠30個、60萬噸以上純堿廠5個、200萬條以上輪胎廠10余個、30萬噸以上硫酸廠5個、10萬噸以上燒堿廠15個。一批大型有機原料和精細化工裝置也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這些裝置的建成投產,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

    同時,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按照“品種、質量、效益和增加出口”的原則,調整投資方向,加大技改力度,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場短缺的產品,全行業產品結構明顯優化。從1995年到2000年,我國尿素產量由1739萬噸增加到3070萬噸,在氮肥中的比例由48%上升到59%;高濃度磷復肥產量(以P2O5計)由7萬噸增加到235萬噸,在磷肥中的比例由15%增加到35.5%;離子膜燒堿產量由64萬噸增加到144萬噸,在燒堿中的比重由11%增加到26%;子午線輪胎產量由736萬條增加到3188萬條,在輪胎中的比重由12%提高到32%。此外,還較大幅度地淘汰和壓縮了一批落后產品、落后工藝和落后裝備。

    “九五”期間,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還積極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突破了一批行業急需和對行業技術進步有較大提升作用的新技術、新工藝,自主開發能力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進一步增強。石油化工技術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自行開發了一些成套的工業化生產技術,使石油化工技術和裝備開始從單向引進轉變為有進有出的雙向交流與合作,發生了歷史性轉折。催化裂化家族工藝、重油加氫脫硫、加氫裂化、國產乙烯裂解爐、環管法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SBS等一批工業化技術開發成功,催化劑國產化率達85%以上,都標志著我國石化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有了顯著進步?;瘜W工業在萬噸有機硅、80克-100克新工藝苯酐、新型多嘴對置化肥氣化、大型磷石膏綜合利用、反浮選-冷結晶法和兌鹵脫鈉法生產氯化鉀、10萬噸低壓法甲醇、高速、低滾動阻力子午線輪胎等生產技術上都在較高水平上取得了突破。

    據統計,2000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5%,規模以上石化行業實現利潤1289.68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的30.26%,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1135.09億元,占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的47.45%。

    日韩在线无字
  • <noscript id="8qksa"><input id="8qksa"></input></noscript>
  • <tr id="8qksa"><tt id="8qksa"></tt></tr><sup id="8qksa"><small id="8qksa"></small></sup>